網頁

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

台灣食品形象 10年難復原

工商時報【記者潘臆涵/台北報導】

塑化劑汙染威脅民眾健康,也重創台灣食品的優良形象,臺大教授詹長權預估,MIT形象恐怕需10年以上時間才能修復。

生策中心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共同舉辦「台灣食品安全管理總體檢論壇」,邀集產官學臨床、公衛、毒理、藥理、食品科學等專家擬定對策,希望遏止類似的食品災難不再發生。

生策中心董事長王金平表示,此危機讓國人得以嚴肅地正視我國食品安全問題,主管機關一定要透明主動、明快處置,所有措施要以消費者健康為第一考量,才能獲得民眾的信任,把國際市場再找回來。

事實上,從三聚氰胺、美國牛、塑化劑等食品安全風波接連發生,凸顯出政府組織及分工問題,台灣的食品自原料、製造、銷售分屬不同部會管理,原料食材由農委會把關、製造加工過程屬於工業局執掌、上了餐桌的食物則由衛生署來稽查,但過程缺少對掌管化學毒物管理的環保署。

而這起塑化劑汙染,包括食品、飲料、保健食品等都受到波及,如何建立自主管理辦法?臺鹽董事長洪璽曜認為除了法規,廠商觀念也需要再教育,譬如在進原物料的時候,應該不定期到現場,就人、物、工廠環境進行訪查,至於即將推動的食品履歷,台大教授許輔建議源頭管理應延伸自進口原料,尤其國內食品原物料80%是進口,所以食品的履歷,從入關就要開始記錄商品國際條碼與批次標號。

新聞來源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613/4/2t759.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