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記者謝文華、楊久瑩/台北報導〕莫拉克災民住進慈濟高雄杉林大愛村六個月來,「八八大礙村關注小組」估計至少有兩萬人次去「關懷」,災民飽受驚擾,昨天沉痛呼籲:「大愛村不是動物園、博物館,愛我,請不要再來參觀我!」
家裡被看光光 不自在
關注小組製播的「ㄞˋ的小短片」,以快節奏配樂,搭配一批批慈濟人、馬總統、吳揆等官員,率隊湧入灰色水泥的大愛村。住戶Maital吐露,家裡被陌生人看光光,很不自在,為此還加裝紗窗、紗門。
紀錄片導演馬曜.比吼指出,國外多極力保護受助者不讓其曝光,以免遭歧視,不解台灣民間團體救助別人,為何要受助者不斷「被看見」?政大廣電系系主任郭力昕也指出,慈濟的善款來自民眾,卻「以愛為名」,夾帶強大恩賜的姿態,甚至把「大愛」一詞申請為「專利」。
已建立共識 不擾住民
大愛村重建中心工作人員、住民陳俊華說明,目前園區內的管理已由住民全權負責,重建中心已建立了不打擾住民的共識,來參觀的人原則上是進大路、不參觀小巷;如果要參觀屋內隔間,也以空屋為主。對於外界的批評,住民覺得委屈,有人擔心從此沒人敢再來大愛村,「園區內產業也需要商機!」
負責大愛村導覽工作的布農族住民林俊雄指出,由於大愛村已成為八八典範村,吸引許多官員、媒體及國內外慈善團體成員前來並不意外,外界主要是前來了解現況或關心,參觀的地點也以公共設施、生態環保站、產業區為主,園區內的成員或許看法不同,必須再建立共識,但「把災民當動物看」的說法太誇張。
慈濟基金會發言人何日生解釋,所謂「大愛」,指的就是來自民間的大愛,所有的愛心都來自十方的捐助,慈濟從未自己邀功,學者的言論是不了解慈濟、對慈濟很不公平;至於「大愛」註冊登記,則是從成立電視台起就申請的,任何人都可以行善,慈濟也期盼大家都加入行善行列。
新聞來源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802/78/2ab1z.html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